发布时间:2024-05-08 00:55:01    次浏览
XK星空体育XK星空体育“人生得意须尽欢,到点我是必下班”“职场三连:摸鱼、摆烂、等下班”……职场绝对是生产、聚集“淡人”心态最多的地方。如果有人认为自己在工作中能尽力完成任务,应该就算“浓人”了,那他们是没见过真正的“工作浓人”什么样子。
王小琪,90后,从事媒体行业有七八年时间,同事眼中的她“常在别人吃饭或睡觉的点交稿”,“像个机器人一样,可以永动不停歇”。 王小琪吃穿不挑、鲜少社交、爱好寡然,是个生活“淡人”。她似乎把身体中所有的“浓”都给了工作,把自己“浓”成了一个行业的传说。
和“小孩哥”“小孩姐”称呼流行的原因相似,“姐”这个称呼在王小琪身上并非指代年龄,而是一种钦佩。因为“小琪姐”在工作上是个传说。在所有王小琪工作状态的传说里,最精彩的部分无疑是“产房写稿”。
据同事们回忆,王小琪怀孕以后无论是部门例会还是每日稿件,她都从不缺席或减量。谁也弄不清,她的定期产检都是何时完成的。哪怕是临近预产期的那些天,线上会议时她的头像仍是闪亮的,她的选题、报道依旧是最多的。
王小琪临近预产期,领导好几次劝她提前停笔,早点休产假。结果,已经开始有阵痛反应的王小琪在产科病房里还报了选题,并按约定时间把两篇稿件交给了编辑。编辑形容自己收到稿件时的手都是颤抖的,忙问旁边同事:她今天到底是不是要生了!
当编辑给王小琪打电话,想要再找她核对一些稿件细节时,接电话的已经变成了她的爱人,“小琪被推入产房,不能接听手机了。”
“我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袋都是嗡的一下,觉得她真不是常人。”领导说,王小琪生产前后的大约一天时间,是她参加工作以来,唯一跟单位“失联”的一天。
后来,王小琪的这段经历就成了同事们口中的一个传说:“古有穆桂英阵上生子,今有王小琪产房写稿。”
有段时间,王小琪所在的部门要发展短视频业务,记者每天要剪辑有关时政新闻的短视频。同部门的一名男同事曾在电视台工作过,有编导经验,心想:这次碰到了得心应手的领域,难道还干不过王小琪?于是,这名男同事就跟王小琪比着剪视频,王小琪一天剪几十个,他也一天剪几十个。
开始的几天,男同事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不间断地剪视频,尚能跟得上王小琪的节奏。后来,男同事一天起夜上厕所时发现,王小琪凌晨两点还在发视频。
男同事也熬着夜拼命剪视频发视频,结果大约一个月之后,男同事发现自己开始头晕心慌、浑身乏力,“那段时间实在太累了,我觉得身体吃不消了,只能败下阵来。”
据这名男同事说,王小琪所在的部门每个记者的平均工作量是每天写一到两篇稿件,而王小琪的工作量是每天至少交三四篇稿,是部门平均工作量的两倍有余。王小琪的稿件不仅数量多,质量还高。编辑翻出一份某周优秀稿件奖励的表格,在前十篇的优秀稿件中,找到五六个王小琪的稿子。
领导对王小琪的工作状态也感到不可思议。每次见面,不但对王小琪没提过任何工作要求,反而一直叮嘱她,“你该休息时休息。”
做突发新闻的时候,王小琪曾经做出过有全国影响力的调查报道。转换到时政报道领域,她对时政报道的行文措辞和知识储备超乎常人,“她就像是时政报道的数据库。”
“我们写时政报道,要求必须特别严谨,有些拿不准的地方,都要去请教她。那你请人家帮忙,能不叫声‘姐’吗?”王小琪的同事说,这也是王小琪被所有同事,无论年龄大小,都要称呼她一声“姐”的原因之一。
王小琪的苦功和辛勤也让她收获满满,10万+点击量稿件比例非常高。用同事的线万+。”“在我们看来,她就是行业的天花板。”有同事一语总结道。
在生活中,王小琪着装朴素,不挑吃喝,爱好寡淡。多名同事都说:除了写稿,她没别的爱好。
对于王小琪着装的朴素,她身边的女同事最有发言权。“女生的裤装款式很多,但她的短裤一直都是一个长度,一个款式。”工作间隙,女同事们难免会聊起一些购物经验或家居相关话题,王小琪很少参与,“她连超市的门朝哪儿开可能都不知道,淘宝、京东等购物软件也不用。”
同事们见王小琪买得最多的就是零食,这些是她每天写稿子的能量源泉。很少有人见过她吃一顿正经午饭。所以,即便是生完孩子,王小琪仍然清瘦。同事们都好奇,她的精力是靠什么支撑的。
除了产假,王小琪自工作以来,事假、年假、婚假、病假全都没休过。“吃得那么少,干得那么多,还几乎不生病。完全不科学!”王小琪的领导本身就是个“铁人”,但面对永动机一般的王小琪也觉得十分诧异。
刨去吃穿不说,王小琪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一切从简、清淡如水。部门团建吃饭,她很少参加;年轻同事组团喝酒聊天,她更是从不露面。
记者的工作时间是弹性的,王小琪给人的感觉总是随叫随到。不过,在有了孩子之后,同事们发现她还是有了一点小变化。
王小琪所在的部门要求每个记者周末值一天班,周一至周五则可以调休一天,生孩子前的她总是不愿休息,现在她会把周日空出来,陪陪家人和孩子。
一般在周日的时候,编辑也尽可能不去打扰她,领导和编辑对王小琪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歇歇吧。”一方面,是真的想让她休息,另一方面,也是怕她把同事们“卷死”。
王小琪自己也承认,现在周日陪孩子的时候,她会放下对工作的执念,只不过偶尔看到时政新闻的消息,还是会想到一些选题思路,但她已经能够控制自己,只在脑海中把稿件完成。
如今做了妈妈的王小琪也会偶尔跟同事聊聊孩子,也会说起想带孩子出去玩玩。在北京工作了七八年,她对北京的风景名胜一无所知。有同事给她推荐朝阳公园或奥森公园,说那些地方是遛娃的好去处,王小琪的回应往往是:“远吗?”“怎么走?”“没去过。”
因为从没见她休过年假,有同事怀疑她从没有过远途旅游,“别说欧洲、美洲了,不信你问问她,除了出差公干,她去过最远的地方估计连沧州都到不了。”
“哪有那么夸张,春节或十一假期,我还是会出去溜达溜达的。比如之前我就跟我妹妹一同约着自驾去了青岛。但说实话,我对旅游确实没多大兴趣。作为记者,出差公干去过很多地方,都蛮累的。”王小琪为自己“正名”道。
“什么‘高产出低能耗’?”王小琪笑着回应,“那是领导不懂我们女生,倒也不是不吃饭,只是更喜欢吃零食,嘴一直不闲着,到了饭点就不是很饿了XK星空体育。”
说她穿着朴素,王小琪觉得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因为不需要老坐班,居家办公一套居家服就解决了。至于去报社开会、办事,她也觉得没必要“盛装出席”。如果是外出采访,更需要衣着得体,做时政新闻要去很多发布会现场,不能太招摇。
王小琪承认,自己确实很少购物,“因为我有选择困难症,而且逛街真的太累了。日常的生活用品都是我爱人那边负责挑选,他也知道我懒得操心。”
“除了工作写稿,还有什么爱好?”对于这一问题,王小琪思索了好几秒才回答:“可能看书算一个吧,但也是生孩子之前的事了。”除了看书,她偶尔也会刷刷剧和综艺。“最近刷的剧有杨紫的《承欢记》,杨幂的《哈尔滨一九四四》。”
王小琪的孩子今年1岁5个月,和很多“打工人”一样,孩子平时由老人帮忙带,让她省了不少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太黏人,所以目前看来一切还算顺利。”
“记者的工作性质就是灵活机动,新闻随时都可能发生,要随时处理稿件。就算吃着一半的饭突然要去写稿子,家里人也习以为常了。而且,我爱人也是这样的状态,突然有工作了马上去处理。”
在王小琪看来,领导和同事口中的自己传说般的工作状态,其实很平常,她就是把工作的事放在第一位,其他任何事都要在工作完成后再做。
她回忆,自己学生时代成绩只是中上等,并非出类拔萃。要论学业,她身边的同学和室友都比她要“卷得多”。如果说自己在工作学习上有什么好品质,可能就是“认真”两个字还说得上。
王小琪还记得,小时候妈妈会拿出很多缝衣服的针,让她一个一个地把线穿过针眼,说这样就寓意着以后会“认真”。
“我妈妈还有一次突发奇想,把我的辫子吊起来绑在房梁上,让我体验古人‘头悬梁’的感觉。倒也不是惩罚,只是她想让我知道古人是怎么刻苦学习的。”
研究生毕业后,王小琪进入媒体工作,最开始做社会新闻,突发事件很多,领导要求突发新闻要即时响应。年轻记者一般在初期还能有激情,时间一长难免疲沓,但这样的节奏王小琪一直保持到了现在。
从社会新闻转到时政新闻,起初王小琪并不适应,尤其时政新闻非常枯燥又必须很严谨,要熟练了解很多报道术语、岗位职责、组织架构。
王小琪就自己一点点整理摸索,把需要掌握的内容都分门别类记录在文档里,然后在工作中不断补充。
在她的电脑里,有数十个这样的文件包,里面有各种文件夹,全都是各类时政新闻报道所需要的资料,方便她随时检索查找。
相较于社会新闻,时政新闻需要更多地思考选题的角度,这也是王小琪乐此不疲的地方。她说,如果是自己想到了一个好的选题角度而不马上写出来,她会觉得心有不甘,辜负了自己。
她还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她会把当天发生的时政新闻记在本子上,把想到的选题思路写下来。这样的习惯王小琪一直保持着。她家里摞着的几十个用完的笔记本就是“物证”,里面记录了她工作七八年来每一天的选题思路。
“陪孩子逛公园的时候,偶尔会想到某种选题思路,就要马上记下来。倒也不是为了发表,只是不想让想法落空。”工作上的勤奋努力、日积月累,让王小琪总能很快找到选题角度并完成报道,这一点在领导和同事看来,殊为难得,但也合情合理。
不过,大家也有不解,为什么王小琪总能随时监控到突发的新闻动态,而且能既速度又精准,难不成她真的时刻盯着手机吗?
“那里”指的是王小琪家里的工作间。这是她在家里隔出来的一个几平方米的区域,每天王小琪都会花大把时间在这里“与世隔绝”。
王小琪说,这是当初买房装修时自己设计的,“我虽然是居家办公,但毕竟是办公的状态,不能太随意。”
近几年,流行一个“心灵一平米”的说法,指的是很多年轻人喜欢在家中给自己留出一两平方米的区域,摆上喜欢的物件,闲暇时看一看、摆一摆、摸一摸,以达到缓解工作压力、疗愈身心的作用。
在王小琪的“心灵一平米”里,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台电脑……她硬生生地在家里给自己弄了个工位。
工位,就是她最疗愈身心、最缓解压力的地方。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都是如此。那也是她“工作浓人”属性的一个具象,她会在某个时段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浓缩”到那一方天地里,寻求她最在乎的快乐。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