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益田影人花园酒店 > 活动及最新讯息新闻中心

泽装备制造2019十大新闻(事件、人物、图片)评选开始

发布时间:2024-02-15 21:21:46    次浏览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学校建校85周年暨合并组建20周年,这一年学校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深化巡视整改和一流本科建设年”主题,凝心聚力,奋发有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等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2019年,有很多值得我们铭记、回味、感动的人和事。校党委宣传部策划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十大新闻事件、十大新闻人物、十大新闻图片评选活动,从一点一滴的新闻经典中感受学校改革发展成就的缩影。请广大师生和校友及时关注我校官方微信,投出您宝贵的一票,投票时间:1月5日—9日。

  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植保学院黄丽丽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苹果树腐烂病致灾机理及其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另外,我校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张延龙教授参与完成的“月季等主要切花高质高效栽培与运销保鲜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9月,黄丽丽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激励广大教师以本为本,经过为期一年的评选,3月22日经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审定,王国栋等10位教师荣获首届“金牌教师”奖。其中,王国栋、段渊古、王俊儒、陈勇、姜在民荣获“教学卓越奖”,每人一次性奖励30万元;杨鹏、刘瑶、陈莹莹、晁晓菲、史玮荣获“教学新秀奖”,每人一次性奖励10万元。获教学卓越奖的老师,副教授可直聘为教授。

  为贯彻教育部党组、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全面从严治党视频会议精神,落实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巡察工作的部署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4 月 4 日,校党委在交流中心 208 会议室召开2019年全面从严治党暨校内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拉开了校内巡察工作的大幕。校党委书记李兴旺着重从四个方面对全面从严治党暨校内巡察工作进行了强调,要求巡察组成员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自身建设、严守纪律要求,不辜负校党委的信任和重托。全年共开展三轮巡察,涉及12个单位。

  5月9日ESI最新数据显示,我校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前1%。该学科总发文362篇,总引用3534次,在该学科领域前1%的853个机构中,排名819位。11月15日ESI最新数据显示,我校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是继药理学与毒理学之后今年第二个新增的ESI学科。该学科总发文1399篇,总引用14737次,在该学科领域前1%的808个机构中,排名802位。目前,我校共有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8个学科进入ESI前1%。

  6月12日,教育奋进之笔“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走进陕西新闻发布会在我校召开,这也是教育部今年以“落实全教会 奋进迎华诞”为主题的第六场“1+1”采访发布会。校长吴普特从全力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科技支撑引领实现重要突破、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加快推进、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介绍我校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了现场记者关于未来农业发展前景和学校具体举措的提问。《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等17家媒体记者对我校进行了深度采访。

  6月26日,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1”本科国际双学位班50名学生毕业,学校专门举办了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毕业可获我校本科毕业文凭、学士学位和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学士学位证书。今年5月4日,国际班学生毕业典礼在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举行,50名毕业生全部获得该校学位证书。

  8月23日,学校在交流中心210会议室召开“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专家评审会。以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教授担任组长的专家组认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和学校建设方案扎实推进,建设思路清晰,推进措施有力,发展态势良好,整体建设成效突出,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学科群建设机制具有创新性,探索出一流学科建设的新模式,具有很好的可复制性和可借鉴性。学校在基础研究领域、技术成果研发与社会服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取得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体现了学校既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又把“论文”写在国际顶级期刊上的使命担当。

  8.我校干部教师代表集中收看《新闻联播》 热议习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

  9月6日晚7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首篇播出了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我校全体在校校领导、专家代表、教师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集中收看并召开座谈会。随后,全校师生员工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回信精神的热潮。

  9.我校“三团一队”智力帮扶新模式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及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即将到来之际,由我校报送的《组建实施“三团一队” 整县推进定点扶贫》项目,经现场汇报和投票推选,从教育部58所直属高校申报的6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第四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这是我校首次获得该项殊荣,标志着我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0月13日,由教育部、中央统战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13个部委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浙江大学开赛。我校喜获本届大赛金奖、银奖、铜奖各一项的好成绩。其中,园艺学院王乔春教授、徐炎教授,植保学院赵磊副教授和校团委陈龙老师共同指导的项目《种苗计划—超低温脱毒与植物良种繁育领导者》捧得金奖。该项目致力研究超低温脱毒核心技术,旨在破解园艺作物种苗染病这一世界难题,通过裸眼取材、冻前保护、-196℃冷冻等核心步骤,使得苗木脱毒成功率达到100%。

  我校水保所研究员、民盟陕西省委农业委员会委员上官周平,邵明安院士和高建恩研究员,经管学院淮建军教授提出的《关于加强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与风险管控的建议》通过民盟中央上报中办、国办,10月20日得到中央、国务院总理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重要批示。这是我校智库建设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就。民盟中央参政议政部致函学校,向校党委和专家通过科研成果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表示感谢。

  10月21日至22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陕西调研。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更好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1日下午,孙春兰同志在我校调研,高度肯定学校的办学成就,同时对下一步发展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为学校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11月18日,校医院二级乙等医院揭牌仪式举行,标志着校医院整体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校党委书记李兴旺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董立民出席仪式并共同为校医院揭牌。副校长马建华、省高校健康协会会长张西亚等参加揭牌仪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发挥沿黄流域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和保障作用,12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张福锁、康振生、张涌等沿黄流域9省区42所高校(科研机构)的130余位专家齐聚我校,共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达成并发布“杨凌共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宣言”。共识提出了协同生态与发展,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提出了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学规律与路径的任务,强调了为黄河生态保护和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和人才支持的责任。

  为深入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习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积极落实习在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上提出“中方愿在陕西省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领域合作”讲话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在12月30日举行的学校科教体制改革20年座谈会上,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陕西省人民政府就深入推进省部院共建学校发布意见,明确共同支持我校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事项和举措。

  2018年12月31日和2019年1月10日,我校2013届校友周瑞以共同一作分别于《自然》和《科学》发表《人源γ-分泌酶识别底物Notch的结构机制》《人源γ-分泌酶底物淀粉样前体蛋白的识别》两篇长文。周瑞本科就读于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各科平均分92。2009—2012年连续3年获国家奖学金,2013年获评我校优秀毕业生,毕业后被保送清华大学直博。

  1月9日,许晓东带领团队在病毒界首次发现了朊病毒,取得了可以写入教科书的科研成果,有关科研结果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

  3月,我校葡萄酒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鞠延仑入选全国首批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名单。鞠延仑本科毕业于我校,并以优异成绩保送为本校硕博连读生。鞠延仑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模范履行党员义务。

  3月,《大国重器(第二季)》在央视播出,节目重点介绍了挑战全球极限的太空密闭生存试验——“月宫365”实验,其中我校植保学院2016届毕业生伊志豪(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教授)作为实验的第二批志愿者在“月宫一号”内生活了200天。 “月宫365”实验成功结束,再次刷新了人类密闭生存的世界纪录,实验对人类实现地外长期生存具有重大意义。

  5月20日,2019年全国水产科技活动周在广东深圳启动,会上向改革开放40周年渔业重大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与突出贡献人物进行颁奖,我校动科学院吉红教授当选2018年渔业科技服务领军人才,为西部高校唯一入选者。吉红教授长年坚守在国家级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率领团队研发、推广了名优鱼类健康养殖、特色饲料资源开发等技术,培训技术骨干及职业渔民1万多人次,助力生态渔业位列地方农业主导产业,助推安康渔业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为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校姜雨教授团队联合西北工业大学生态与环境保护探究中心王文教授团队及国内外20多个大学、研究所,新近完成了反刍动物基适应与演化基因组研究项目,测定了47个反刍动物的基因组,结合转录组数据、功能实验,深入研究了反刍动物适应演化机制。6月21日,相关结果以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同一期发表了3篇论文,并以“反刍动物基因组”为专栏,登上了当期《科学》封面。

  6月29日,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在哈尔滨举行,我校王晓杰教授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王晓杰主要从事小麦条锈病可持续控制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在New Phytologist、The Plant Journal、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先后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青年科技标兵等荣誉。

  6月,由我校赵政阳教授团队育成的两个优质晚熟苹果新品种“瑞阳”“瑞雪”通过国家审定,这是陕西省首次通过国审并拥有自主产权的苹果品种,也是我校继上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秦冠”苹果以来在果树育种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

  8月,全国第九届健康老人评选结果揭晓,88岁高龄的朱庆麟教授榜上有名。老人坚持体育运动,习拳、练剑、舞棍、走步,规律生活,注意饮食,现在虽年已耄耋,买菜、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样样都能自理。读书看报,赋诗吟曲、钻研探讨,一如过去。

  8月24日,生命学院在北京实习的2018级研究生曹涛同学在路上碰到了走失的老人孙大生,经过耐心询问,得知老人不记得家庭地址且没有携带手机,便拨打了110报警,随后将老人带至阴凉处休息并进行情绪安抚,得知家中电话后立即将这一重要讯息告知警方,并尝试与老人家人取得联系,通过微信定位将老人所在位置发送给其家人。老人的女儿孙惜春赶到现场见到了老人,对曹涛连连道谢并随即微信转账500元作为答谢,但被曹涛婉言谢绝。看到老人与家人一同离开后,曹涛才放心地离开,前往实习的地方。事后,曹涛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没想到老人的家人给学校寄来了感谢信。曹涛同学的善意之举,不仅仅是自身过硬道德素养的体现,更是学校围绕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和西农学子诚朴勇毅精神的缩影。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9月5日在京表彰,校友梁增基荣获第七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荣誉称号。1961年,从我校农学院本科毕业的梁增基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长武县农技站开展有关旱作小麦育种研究工作。58年来,他坚守西部,默默奉献,培育了国审“秦麦四号”“长武134”“长旱58”“长航一号”等小麦良种,在陕甘旱区和河南、山东部分旱区推广累计过亿亩,小麦增产25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

  9月,2019年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评选结果揭晓,水土保持研究所程积民研究员作为陕西省唯一高校教师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称号。程积民研究员从上世纪70年代末,在固原历经40年定位试验示范与生态建设,形成两大基础理论(草原演替与自然更新)和四大技术体系(自然修复、灌草配置、草地建设和规模化养殖),直接回答了国家退耕还林还草与封山禁牧工程实施和黄土高原多年来所面临的退化草地如何恢复利用、人工草地如何建设与布局、草地建设与畜牧业如何协调发展等关键理论与技术难题。他的科研成果多次被政府决策管理部门采纳应用,完成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经济林推广种植7294万亩,创造经济价值超过521亿元。

  “不到现场,想象不到那种壮观的场面,那份振奋人心的自豪。能够来到现场和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人一同为祖国庆生,太激动了!” 10月1日,康振生院士作为学校科教人员代表受邀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观礼活动,在现场聆听了习的重要讲话,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活动。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张涌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涌1956年出生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现为我校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兽医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动物胚胎生物工程理论和技术研究,近年来破解了牛羊克隆胚成胎率低的难题,创建了牛羊高效克隆技术,该成果被科技部选为国庆70周年成就展生物领域4项参展成果之一。

  11月,教育部公布了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评选结果,马克思主义院王海成副教授荣获一等奖。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主办,是教育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实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的重要举措。该活动旨在充分展示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课堂建设成果,表彰一批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激发广大教师认真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月8日下午,我校在交流中心210会议室举行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成立仪式,校党委书记李兴旺、校长吴普特到会并讲话。李兴旺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院长吴普特、执行院长杨改河教授颁发聘书。2018年1月,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学校成立了陕西省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编辑出版了国内首部乡村振兴干部培训教材,并于2018年7月组织2000余名师生开展了西北乡村调查,并向社会发布了《西北乡村类型与特征调查报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为激发广大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情怀,学校专门在南校区牡丹园北侧,开辟出4亩多校园绿化用地作为“校友林”建设。3月22日,首批由95级园林专业校友集体向学校捐赠的白皮松等38株绿化树由西安运抵,种植于南校区月季园北侧。时任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赵忠、西安校友会会长杨浩民,校友会、风景园林学院、后勤处、教育发展基金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西安校友会和杨凌校友会筹备组的十余位校友参加了植树仪式。

  6月21日,我校第五届国际学生“中国文化周”系列活动圆满落幕。活动以“感知传统文化,助力青年交流”为主题,来自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卢旺达、柬埔寨、中非、泰国、塔吉克斯坦等国60余名国际学生积极参与,书法、茶艺、汉服、中国结、戏曲、剪纸、象棋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轮番上场,中外学生齐聚一堂,为校园献上一场多元文化盛宴。

  6月1日至 30日,全校生物综合大实习在火地塘试验林场开展,全校8个学院 44个班级的1311名大一学生分为4批进行学习。如何让特色更加鲜亮?综合实习开始前,校党委组织部依托生命学院党委首次成立了火地塘生物学综合实习临时党支部,把党旗插在秦岭深处,开展“上一次专题党课、组织一次志愿服务、办一次党建板报、撰写一篇心得体会”的“四个一”组织生活。校党委书记李兴旺、校长吴普特、时任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赵忠、校党委副书记吕卫东来到火地塘,或在多媒体教室里,或在篮球场上,或在高山草甸上,为四批在林场实习的党员师生和入党积极分子讲授“弘扬西农精神,勇做时代新人”“水与人生”“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传统文化与秦岭山水”的专题党课。

  校党委书记李兴旺在高山草甸讲题为“弘扬西农精神,勇做时代新人”的专题党课

  7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生物学海外院士工作站在我校揭牌,这也是我校设立的首个海外院士工作站。工作站由海外院士、国外著名大学杰出教授詹姆士•迪杰领衔,同时担任我校“旱区土壤微生物生态和土地可持续生产力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主任。校党委书记李兴旺和詹姆士•迪杰教授为资源环境生物学海外院士工作站揭牌,校长吴普特向詹姆士•迪杰教授颁发“旱区土壤微生物生态和土地可持续生产力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主任聘书。

  “8号教学楼的新教室很智慧!” 9月9日,开学第一天,升级版的8教赢得了师生的纷纷点赞。根据教育教学信息化技术和班级授课制度的发展要求,学校利用暑期集中精力对8教进行了改造,做到了舒适化、无尘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网名为shiny的在校生留言说,“八教真的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一想到我要在这里度过充实的大学生活,就觉得很幸运也很幸福呢。”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传承西农精神,培养家国情怀,9月5日晚,青春告白祖国系列活动之“我和我的祖国”2019级新生爱国歌曲大合唱比赛在北校区田径场成功举办。

  今年,我校有21名大学生在学校报名并顺利入伍,其中5名女大学生同时入伍。9月9日下午,学校举行座谈会,欢送入伍大学生。校党委书记李兴旺会前看望入伍新兵,嘱托大家严格要求,建功立业新时代,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光。校党委副书记闫祖书为入伍大学生佩戴大红花,并殷切寄语。

  9.党外人士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温革命历史 唱响革命歌曲主题活动举办

  9月29日,“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外人士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温革命历史、唱响革命歌曲主题活动在交流中心104报告厅举行,党外人士代表60余人感受革命历史、传唱革命歌曲,红色情怀在一首首革命歌曲中尽情抒发。一面面挥舞的国旗、一张张激昂的笑脸、一个个振动的音符、一首首熟悉的旋律,让广大党外人士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革命的力量和祖国的强盛,为波澜壮阔的70年自豪骄傲。

  为庆贺新中国七十华诞,我校师生用普通小麦、黑小麦、蓝小麦、大麦、红米、小米、糯米、燕麦、糜子、芝麻、绿豆、扁豆、黑豆、油菜等作物种子拼出等国庆图案,向祖国生日献上最真切、最朴实的祝福。拼图中用到的作物种子均由我校自产泽装备制造,色泽搭配均为种子原色,以传递绿色农业的理念。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弘扬立德树人主旋律,学校从9月10日开始,历时两个月举办以“深耕课堂、师生共进、全员育人”为主题的教学文化节。

  10月10日,由我校农学院与英国华威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创立的中英绿色农业中心揭牌仪式在交流中心104会议室举行。农学院院长单卫星教授与华威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Lorenzo Frigerio教授共同为中心揭牌。

  13.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赴马栏、照金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10月13日,校领导班子成员赴马栏、照金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先后参观了关中地委大院旧址、马栏革命纪念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向马栏革命纪念碑敬献花篮,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开展现场教学,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

  11月3日,2019年陕西高校反恐地震火灾应急处置示范演练在我校南校区农科大楼举行。演练旨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在全省高校中形成示范效应,提高师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陕西83所高校主管稳定安全的校领导、保卫处处长等共同参与学习应对之策。我校5000余名师生,杨凌示范区公安局特警支队公安民警和消防救援支队队员70余人共同参演。

  机电学院杨福增教授带领丘陵山地农业机械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山地小型智能拖拉机”和“CJW16A郁闭型果园弥雾机器人”,首次亮相农高会就引起了哄动,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也来到展区详细了解这两项科研成果的功能和用途,充分肯定了杨福增教授团队的创新贡献。郁闭型果园机器人,针对我国存在的大面积郁闭型果园枝叶茂密、冠层低矮、中型果园机械无法进入的问题研制,开发了自主导航系统,采用牵引式结构,实现一机多用。山地小型智能拖拉机适应山地作业,实现坡地上等高线作业时的姿态调整,提高了拖拉机的稳定性和自适应性,在山地果园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泽装备制造泽装备制造泽装备制造